2009年10月5日

齐步,走!


国庆60周年的大阅兵的分列式表演,其规模和严整程度上肯定世界空前绝后。我的意思是,即使 在天安门以后还有类似的阅兵,将来世界上也不可能有在规模上超越它的。除非中国出现一位特别喜爱阅兵的领导人——理论上,以长安街的宽度,我天朝完全可以 排出规模比现在大四五倍的方阵来。据说,大连海军舰艇学院就曾排练过千人以上的方阵。
世界上像中国一样重视分列式表演,且水准可能与中国一较高下的,方今仅只俄罗斯、朝鲜而已。 由于我天朝分列式正步流派与俄罗斯朝鲜不同,谁的更好看,留到后面再说,但就规模来说,中国的分列式每行25人,世界第一,朝鲜人以24人宽度屈居亚军, 季军俄罗斯是每行20人,因为红场的宽度尚不及长安街,它不能排出更大规模的阅兵方阵。如有必要,以长安街的宽度,我天朝完全可排出每行40人以上的队伍 来。当然,有人会抬杠说,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的七?九大街比长安街更宽,但是,阿根廷这样的国家比较适合搞出世界规模最大的狂欢节游行队伍,阅兵这样的 事情,还是交给社会主义国家比较合适。
今天,特别看重阅兵的国家差不多都有点非民主的嫌疑,因为民主国家,老百姓也好、军人也好, 似乎不懂得什么叫大局,什么叫集体荣誉,像法国、印度这些民主国家,虽然也年年搞阅兵,但显然只是出于一种历史惯性,咸与狂欢的味道越来越浓,不但动辄拉 上友邦的军队一起散步,而且军犬、骡马之类的动物也一道上街。这样的国家不可能指望能有钟表一样精准的分列式表演。
至于分列式整齐与否威武与否,与一支军队的军威国威确实没什么关系,否则,中国军队就是天下第一,而严重落后于时代的朝鲜军队则是世界第二了。但与中国进行过多次联合军演的俄国人看来,如果与西方国家相比,俄罗斯军队的水平只是世界二流的话,中国军队只能算三流水平。
被公认为世界上武备最强大最训练有素的美国军队,基本上没有阅兵传统。虽然这些西方国家有些 场合也有分列式表演,但最能展现分列式庄严威武风采的踢正步,在美国和英国,是被废止的,因为在这些国家,踢正步被认为有极权国家象征的嫌疑。正步又称鹅 步(goose-step),是德国人的发明,源于普鲁士时代,希特勒时期把它发扬光大到了极致。而普鲁士人击败法国一跃成为头号陆军强国后,正步就成了 后进国家军队必学的课程。不过,今天在德国,踢正步与行纳粹礼一道被法律所禁止。
热爱阅兵时的分列式表演,确实在今天是非民主国家的特征之一,不过分列式这种操练形式,现代 的源头,只应当出现在真正的民主社会。——手边没有资料,分列式应当最早出现在冷兵器末期的瑞士,距今至少有五百年的历史。因为分列式这种操练,很明显是 为了训练步兵方阵使用的。手持长兵器、密集站立,能迅速转向、快步前进的瑞士步兵方阵,必须要用分列式这样的方式进行日常训练。在中世纪的欧洲战场,骑士 一统天下局面被终结,我以为,瑞士方阵的作用至少不下于火药武器的出现。在当时,只有瑞士这种完全由身份平等的自由民组成的国家,才能发明出无坚不摧的步 兵方阵,而在同时代欧洲的其他等级制国家,绝无可能出现有如许勇敢精神的公民,大小封建主和骑士也不可能接受平民成为战场主角。受瑞士步兵方阵的影响,欧 洲才逐渐开始有了接近现代意义的步兵。
如果再往前推,说罗马、希腊这样的国家当年也该有分列式,答案是毫无疑问的,因为这种公民国家,密集的步兵方阵是其最显著特色,要发挥方阵的巨大威力,必须进行日复一日的训练。分列式的训练,恐怕是比刺杀动作更重要的训练科目,因为方阵的威力就在于组合成一个整体之时。
有意思的是,步兵方阵恐怖的巨大威力早在希腊时代,周边各个民族就有所了解,但他们多半只能 雇佣希腊人,而无法自己训练出一支同样的军队出来,大约这也是因为“不知自由为何物的野蛮人”多是临时被动员而来,虽不乏逞勇斗狠之徒,但作为一个集体, 则根本缺乏必须的牺牲精神和纪律意识。类似的,瑞士方阵在欧洲横行数百年之后,才先后有了德意志和西班牙的山寨版,虽然瑞士人战场上不打瑞士人,但雇主还 是得硬着头皮不敢得罪他们,毕竟最好用的,似乎还是瑞士步兵方阵。瑞士的步兵方阵,几乎每个方阵都是乡邻,这种天然的感情纽带产生的战斗力,确实无法靠简 单模仿产生。
顺带说一句,CCTV拍的一部《复活的军团》,有意无意地将秦始皇的军队往欧洲的希腊/马其 顿步兵方阵和罗马兵团上靠,仅考虑到两种截然不同的社会组织形式,而不必去追究其地出土文物上的大量意淫说辞,就很难让人相信,当时的中国存在这种与自由 民组成的步兵方阵相似的兵团。中国历史上唯一在精神内核上与希腊/罗马及瑞士步兵方阵有些微接近的,可能就是戚继光组织的戚家军与曾国藩组织的团练,两者 都是靠高薪组织同乡同村人当兵,本质上,戚家军和湘军都是典型雇佣军。在中国历史上要往前再追溯这种同类的士兵,或者还有东晋时期的由流民自组而成的北府 兵,无论如何不可能是秦始皇挨家挨户抓来的兵。本质上,商鞅变法之后的秦国军队,即便有大批悍勇之徒,按希腊人对他们见过的一切东方军队的说法,还依然只 是“一群由被恐惧所驱使的奴隶组成的乌合之众”。
回到分列式。在欧洲,战场上的主力由领主、骑士率领着临时拼凑起来的乌合之众逐渐变成训练有 素的常备军人,或发轫于瑞士步兵,再经由瑞典人、普鲁士人、法兰西人的不断改进,才有了今天的样子,当然,其社会组织也在此过程中发生巨变,欧洲的封建制 渐为君主集权所替代。而常备兵的操练之术,一开始就是分列式,只有分列式的严格训练才能消灭个体的差别,建立起集体感,使万人如一人。某种程度上,或许可 以说,没有分列式,便没有现代陆军,虽然分列式的实际战术意义早已不存,但培育纪律、集体、服从的功用却依然存在。
中国人最早见识到西方的分列式,大约是林则徐时代,当时林则徐等人英夷无膝盖的印象,或许是 初次见到欧洲军队分列式中走正步的缘故,稍早一点,马嘎尔尼等人晋京职贡,也见过我大清阅兵的军威,彼此都觉得对方可笑,我大清以为,夷狄无膝盖,可用竹 竿将之捅倒,想必很难爬起,而英夷则认为,且不论我军装备之落伍,单我阅兵将士身上无用之物挂得玲琅满目,甚至有打折扇的,军队威仪丝毫不见,想必是一支 乌合之众。
以后的屈辱历史,便是一次次见识到洋枪洋炮和齐步走的威力。中国人学习走正步,比引进洋枪洋炮来得要晚了半个世纪,因为光引进武器不行,还得按照西法改造人,有史可查的阅兵有正式的分列式和走正步,最早应该是袁世凯小站练兵时期。那是向德国人学的。
也许西方发达国家早就过了热爱分列式的时代,也不认为其有特别的象征意味,——经过纳粹之后例外,但对一切曾经落后挨打过的国家来说,分列式却是展现军威国威的最好工具,其功用与摩天大楼差不多。对中国这种“一盘散沙”的国家来说,尤其如此。
可惜的是,我红朝建军,基础是少数黄埔生的骨架加少广大农民,打胜仗靠的是革命化而非正规 化,开国大典的受阅士兵最初不知操练分列式为何物,临时现学。中苏蜜月时期,全盘学苏联,解放军在正规化、现代化上下功夫不少,但毛太祖武皇帝本人山寨出 身,对形式主义、教条主义那一套甚为抵制,中苏蜜月终结,中国军队便从其最接近现代化素质最高的巅峰迅速山寨化。当时的中国军队是全世界站出来仪容最寒碜 的军队,以往年年都搞的国庆阅兵,随着我军山寨化的时代大潮一并取消。
顺带说一句,毛废除军衔制,让中国军队成为世界上穿得最皱皱巴巴的军队时,毛本人和身边的几 位亲密战友的军装还是与其他人略有差别。至少毛、林在文革时期一身军装露面的场合,他们的军帽并不是软乎乎贴在脑袋上,而是不经意地在前端隆起,形成类似 大檐帽的效果,如非刻意定做,那就是手下精心地仔细抚弄过一番。
可怜我们从幼儿园时代起就开始学“1、2、1”走路、都想长大后当兵流血牺牲的小屁孩,连电 影里看到朝鲜人民军都羡慕得要死,按照我们当时的话说,人家看上去就特“正规”。影像世界里出现过的军队,只比中国军队略微正规一点的,是日本鬼子,最正 规的,无疑是德国兵,他们不但正规得一塌糊涂,而且还特别“派”, 虽然也是鬼子,但没祸害过中国,所以是私下里崇拜喜欢的对象,——到今天,热爱“第三帝国”的中国人,恐怕要比德国总人口还多吧,至于美国,从不能给人很 “正规”的印象,看上去松松垮垮,说美帝是“纸老虎”,我信。但苏军是继德军之后世界最“正规”,电影《卓娅》里我们见识过苏联飞机遮天蔽日、坦克布满原 野的可怕场景,“解放军不可战胜”的话说万遍也比不过那一次直观印象。中国惩罚越南时,我们那距苏联边境仅几百公里,银行取钱的人排成长龙,人们疯狂储备 干粮。
当我们第一次见到分列式时,世界各国军队“正规”排序榜立即倾覆。当时中国刚开始与外界恢复 正常关系,电影院放映一冗长无趣的纪录片,从头到尾是各国民族特色队伍游行,当瑞士人出现时,所有打瞌睡的小男孩都如吸食了鸦片般振奋,片中瑞士人身着蓝 色制服随着铁皮鼓表演分列式。当时我们真以为像大元帅一般华丽的制服是瑞士军队现在的装扮,啧啧称奇之余,暗叹我天朝军队何时能也正规一回,也能像瑞士人 一样走操。我们毫不犹豫地把“世界最正规”的头衔给了瑞士这个“无害”的小国。
中越战争后,我军终于换装,于我等热爱战争的少年,其欣喜若何?然后有了1984年的大阅 兵,真是盼我军威国威盼了十来年啊。记得当年《兵器知识》“供借鉴但不代表我们认可其说法”地转载《简氏防务周刊》的评论文章时,对英国人对我军常规武器 过时的说三道四非常愤怒,心说,等着罢,就你英国这种过气的二流国家,收拾了美国之后自会顺带收拾你们的。
感谢CCTV,我是打那时起,才知道以前有过阅兵,才知道我军原来军威过,而我国原来国威过。而且曾威了超过十年。
再然后,有了国旗班。这差不多是全世界走操最庄严精确的团体了,因为红场列宁墓和当年第三帝 国的警卫旗队钟表一样精准的走操已成历史。得感谢国旗班,太阳-天安门-毛这三位一体,在毛空缺了二十几年之后,天安门莫名其妙地还作为国家的图腾出现, 搞得我国还像个神权国家,而没有多少党国的意味。有了国旗班的分列式,在CCTV之类宣传窗口,国家的图腾才逐渐终由天安门悄然向国旗过渡。——想想看, 如果没有国旗班,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到了祖国的心脏——天安门广场,他们该以何方式表达自己对伟大祖国的热爱呢。
某些时候,作为一个中国人,这个国家确实值得自己为之骄傲、为之自豪的东西不多,而让你感到 沮丧的愤懑和压抑的东西却无处不在。这个国家拿得出手的,让你骄傲自豪的东西,而且是其特有的,恐怕就是盛大的阅兵了。是的,只有中国才有可供阅兵之用的 最宽阔的街道,只有中国政府才愿意为了人民的骄傲和自豪,全心全意地、不惜一切代价地打磨出世界上最好的分列式——让人民在电视上看见它。
以我个人的审美观,我认为中国的分列式是有史以来最庄严最美的。它自成流派的步伐、步速、姿 势最符合中国人的文化和传统,庄严大方不失洒脱利落。苏联人的步速动作明显大过中国,双手垂直,踢正步时,身体会前后微微晃动,有跳跃感,固然行走起来有 种咄咄逼人的压迫感,但这种姿势行进,要保持整齐殊为不易,而其源自欧洲骑士傲慢传统的抬着脖子的姿势,在中国人学来,会显得格外滑稽。朝鲜人学的是典型 苏联流,个小、短腿的缺陷使得朝鲜军队行进时,丝毫没有那种舒展的感觉,看上去一跳一跳,走得慌慌张张。纳粹德国的正步手臂摆动幅度接近中国,步伐动作稍 大于中国,看上去是除中国之外最舒服的。
在我看,中国阅兵最大的问题甚至是致命问题在于,它在长安街上行进。长安街及其周围建筑 的尺度,几乎都不是按照人的尺度来的。天安门城楼是适合看群众游行的地方,它的高度、尺寸,让人像是阿兹特克人的祭坛,它适合半人半神的皇帝高高在上,下 面是蚂蚁一般走过的迷狂的人海,然后是孩子们跑到祭坛下仰着头欢呼献花。
——当然,上面的最好也是能在此时满面笑容地挥舞着帽子,向下面的人民致敬的伟大领袖,而不应当是像日本人开发的机器人一样,表情AI只有几行程序的首长。
只要认真想一想,站在天安门城楼上看分列式,就是件极其滑稽可笑的事情。检阅者在那么远的距 离,根本看不清走过的士兵的脸孔,看不清我军的威仪。——虽然首长们看到女兵方阵走过时,一张张紧绷的脸纷纷绽放出笑意,但请放心,他们远不如坐在电视机 前的我们,他们只能通过服装和身姿看出是女兵,仅此而已。有一天技术发达了,弄一群机器人在长安街上走过,站在上面的人根本看不出来。当然,被检阅者也根 本看不清上面的人是谁。
事实上,由于放在这个不适当的街道行进,现场没有一个人真正处于最能感受到军队行进中那种气 势和力量的位置。电视机前的观众看到的镜头,也统统是大角度俯视的。如果说这种角度能展现一支军队一往无前的气势和战无不胜的力量,我深表怀疑。中国阅兵 式最缺的要素恰恰就是压迫感、力量感。只要是在长安街上阅兵给天安门上的人看,就是每行站100个兵,它也显示不出那种凛凛的力量来。
回过头来看《意志的胜利》中希特勒在纽伦堡的阅兵。以现代的标准看,元首检阅的分列式非常山 寨,且不说远不如我军整齐,就规模而言,限于街道宽度,每行只有12人,就是这样的宽度,片中可以看到他们在穿过街道的门洞或在街道转弯时,队列还要收缩 一下。但元首是站在路边的奔驰车上,这个高度只比行进队伍高半人,处于一个与被检阅者互动的最佳距离。至于一般的围观群众,由于处于极近的距离——片中最 远的围观者也比天安门城楼那个位置更近,不消说,他们在现场感受到的那种凛凛气势,要比我们通过电影看到的强过百倍。
当然,像元首这样浑身带有魔力的人,天朝体制并不出产,我天朝较容易大规模制造勃列日涅夫同志这样的领导人,那么退而求其次,红场列宁墓那样位置也是个很好的检阅位置。甚至不追求或没有能力与被检阅者互动的领导人,就该在那个距离、那个高度检阅。
公允地说,苏联/俄罗斯的阅兵式,虽然其整齐程度明显要逊于我国,方阵规模更是明显缩水一 号,但观感上其气势则远非我军能及,实在不是我军威国威本身不如,乃是角度和距离的问题。任何队伍拿到长安街上遛遛,都渺小得没有丝毫气势了。至于元首在 纽伦堡检阅的那支威风凛凛的袖珍军队,放到长安街上,恐怕会显得马路空旷得太别扭。
话说回来,我天朝举世无双的分列式,仔细推究起来,原本就不是要展现给谁看的。当代法国、印 度之类就不必说了,甚至纽伦堡,由于元首和纳粹是如此得人心,甚至老百姓都可以在马路边上自家窗户上随便看,而我们的阅兵,就像火炬传递一样,虽然声势浩 大,不惜倾尽举国之力,但除了天安门城楼那些看不清分列式的人,其他中国人甚至看到的只是延迟了30秒的“现场直播”,本质上,说它更是一次体现这个国家 某种必要的规格、资格、待遇的仪式,也许更合适。如果这场盛大的阅兵式,完全由电脑特技制造完成,对这个国家的老百姓来说,其实是一点遗憾都没有的。
而对我这样一个真正的分列式爱好者来说,如果10年后,没有抬着第四块画像的游行队伍出来前的阅兵式可看,多少是件遗憾的事情。
祖国,万岁!
中国、俄国、朝鲜,齐步,走!

从“草泥马”到“妈妈喊你回家吃饭”

近一两年来,一支网络文化的新葩异军突起,受到网友们的热烈欢迎和踊跃参与,这就是集搞笑、讽喻、谴责、抗争于一体 的当代网络新谚语。从去年的"俯卧撑"、"躲猫猫"、"打酱油"、"和谐"到今年的"草泥马"、"妈妈喊你回家吃饭"、"被就业"等等,这一系列网络谚 语,融入了中华传统文化的譬喻、会意、假借、谐音等等元素,为"山寨文化"增添了一个形式生动、涵义丰饶的新品种,一支富有战斗力、生命力的文化新旅。
我 最先接触这种文化现象是去年在网络上看到"被和谐"的提法,用来说明某篇文章或者文章里的某些敏感词语被无理删 除。但我一开始没有产生什么联想,觉得这只是网民们兴之所至、幽上一默的调侃之语,这一类即兴之作,在一些跟贴里随时可见。去年2月,我三十多年前在杭州 第七中学工作时的一位学生从国外回来,到我家里来看望我,并且把记叙这次会见的情况和感想的文章,发到她在新浪的博客上。我打开她的博客,首先映入眼帘的 是"又被和谐"四个字。原来她刚发去的一篇博文《大学是干什么的》被删掉了,因为这篇博文后面附了我在燕园临湖轩的一次讲话稿《北大精神归来兮》。我想象 得到她打进这四个字时的心情,那是无可奈何的遗憾和强烈的抗议;同时也就领悟到网民们通过"被和谐"这个新谚语所表达的丰富而复杂的情怀。
用" 被和谐"来描绘文化专制主义对言论自由的压制,表现了网民的幽默与机智。2004年9月,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提 出"构建和谐社会"的目标,曾经受到广大民众的欢迎。人们用测字先生的方式来解读"和谐"二字,认为:"和"由"禾"、"口"二字组成,禾为粮食,口有 禾,意味着人人都有饭吃;"谐"由" 言"、"皆"二字组成,人皆可言,表示人人都有说话的自由。所以,"构建和谐社会",符合于民众的期望。可是,五年来的事实却与人们的期望相反,"口有 禾"固然问题不大,但"人皆可言"却仍然受到严厉的控制,远没有成为现实。相反,文化专制主义变本加厉,愈演愈烈。人们用带有嘲讽色彩的"被和谐"来表达 愤怒与抗议:你们所说的和谐社会,难道只有不许人们自由说话才能构建得起来吗?这种富有幽默调侃意味,而又饱含着强烈的批判和谴责的文化现象,表现了中华 民族几千年文化传统的积累和传承,展示着当代民众的智慧。
《草泥马之歌》是这种网络文化和 山寨文化的又一杰作。当我在YOUTOBE上听到那优美的曲调时,不禁拍案叫绝:低 俗的歌词和幽雅的音乐实现了如此和谐的结合!就在有关当局开展"整治互联网低俗之风专项行动"时,《草泥马之歌》以典型的"低俗之风"嘲弄了这个具有高度 权威的"专项行动"。歌词用谐音的手法,谴责摧毁草原的河蟹(和谐),对滥用和谐来压制言论自由的文化专制主义,表示了强烈的批判和愤怒的抗议。歌词最后 以草泥马消灭河蟹结尾,意味着文化自由终将驱除专制主义,集中地体现了这首歌的政治涵义。这个既优雅又低俗的、意味深长的网络作品,很快便获得了广大网民 的喜爱,除了谱曲之外,还有许多网友为它赋诗、合唱、画漫画、制售玩偶、拍摄MTV,形成了一个植根于原野的草泥马文化系列。这个事实,充分反映出人们憎 恶文化专制主义的共同感情。
"你妈妈喊你回家吃饭"是从另一个角度控诉专制主义的网络俚 语。据搜索"百度"所得,它最初是今年7月16日发表 在"百度"的"魔兽网帖吧"上的,短短的"贾君鹏,你妈妈喊你回家吃饭",竟引起了异常热烈的反应,仅仅九个小时后,点击者就达40多万,跟帖近两万;两 天后,浏览者有800多万,回帖30余万。这么高的点击率和回帖率,即使是在网络上,大概也是非常罕见的。为什么?有一个网民在回帖上说:"我们跟的不是 帖,是寂寞!"他的这个跟帖受到许多网民的赞同,至少可以作为这个俚语的热烈反应的一个解读依据。我想这么多浏览和回应"妈妈喊你回家吃饭"的网民,大概 绝大多数是青年一代。这应该是朝气蓬勃的一代,勇往无前的一代,怎么会被笼罩在"寂寞"之中呢?难道这就是当代青年的历史命运吗?与其说这反映了许多青年 的空虚和颓丧,不如说它表现着他们由于缺乏思想自由和言论自由而感到的无奈;青年人应有的远大理想和奋斗热情,被淹没在专制主义的冰水里,这才出现青年人 的寂寞之感。作出"寂寞"的呐喊,说明了青年人对现实的不满,这是对专制主义的间接的控诉!
更 值得注意的是,有些网民把原文的"贾君鹏",换上了正在受到政治迫害的人名,如黄琦、高智晟、谭作人等等,使这个 俚语带上更浓烈的政治色彩,使人联想翩翩:倚门望儿的老母亲,呼喊着儿子回家吃饭。她儿子在哪里?在沙滩上嬉戏吗?不是;在树林里游玩吗?也不是;呼朋唤 友郊游吗?更不是。她儿子在公安机关的监狱里,在拘留所里,被加上莫须有的政治罪名,经受着无理的盘问、恐吓,甚至凌辱、拷打。年迈的母亲多么希望儿子平 安归来,回到家里,回到饭桌旁,同她一起吃饭,共享家庭的温馨。然而,她望眼欲穿,却见不到儿子归来。这是一幅多么残酷的画面!它违背人性,摧残亲情。同 时,也向那些专制主义者呼唤:让这些无辜的爱国者、思想者回家吧,还他们自由吧,让他们回家吃饭,和父母欢聚。不是"以民为本"吗?他们是"民"中的佼佼 者;不是要构建和谐社会吗?请从恢复他们的自由开始和谐。一句简单的俚语,可以悟出多么深刻的真理啊!
网 络是个好东西,它为亿万网民提供了自由驰骋的广阔原野。在文化专制主义压缩了思想自由、言论自由的空间的时候,它 却打开了自由的大门。在这里,谁都可以畅所欲言,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,抒发自己的心意情怀。近一两年出现的网络谚语和俚语,以风趣、幽默的方式,激愤地、 深刻地控诉了专制主义的罪恶,再一次地表现了网络文化、山寨文化的意义所在,表现了它们的现实性和战斗性。虽然只是这么几个简单通俗的字眼,但是它的政治 意义和社会价值,却远远超过了那些御用学者在"‘三个代表'重要思想"指导下的什么"工程"里拼凑出来的洋洋大作。这是当代中国的一个十分奇特的文化现 象。
我真希望当政者能够认真听听这些富有政治意义的谚语俚语,从反映着民心民意的文化精华 里,领悟构建和谐社会的真谛。 《尚书》"泰誓"篇的"天视自我民视,天听自我民听",应该成为实现"以民为本"的基本方针的座右铭。认真视听民众的诉求、怨望和期待,才能找对正确的改 革方向和治国之道。

via-杜光



我们早已习惯

最初知道 GFW这个东西的时候,还是大学时它封 Wikipedia 的时候,当时我就震惊了。
愤愤之余,也在那时候知道了Tor
后来 GFW又封了啥已经记不清了,就说说最近的, YouTube、Facebook、Twitter……(等等等等略去 xxx 个优秀的网站)
每当用Tor 突破封锁,都会有种沾沾自喜的优越感,还会顺便 bs GFW一下,现在才明白,其实我们已经输了。
因为我们已经习惯了。
这次Tor 也沦陷了,我一点都震惊不起来,只不过学会了 add bridge 而已。
破墙的方式越来越繁琐,能做到的用户也越来越少了,自以为找到了知音的我们,实际上正在被孤立。
也许一年以前我不会相信,但是放到现在我信了,世界最大的局域网、GFW白名单,这些不是不可能……
现在是不是应该先学些微波通讯打点基础?
否则还能怎么着,我真的只想做个自娱自乐的程序员宅男而已。